宿霭初收一卷帘,万山腾沓拥飞檐。
静看野色连苍竹,便觉闲中气味添。

【注释】

宿霭:浓云。端友和临要阁诗: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卷帘:收起窗帘,迎接曙光。万山:无数山峰。飞檐:飞翘的屋檐。野色:野外景色,即山野的景色。连苍竹:与青翠的竹林相接。便觉:立刻感到。闲中气味添:在闲暇中闻到了清新的气息。

【赏析一】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清丽、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晨景图。首句写旭日东升,云雾缭绕,将大地装点得一片光明;次句写群山环绕,飞檐翘角,宛如一座座小亭,隐现在云雾之中。第三句写远眺,山外青山,层层叠叠,近处青竹,青青郁郁。第四句紧承上句,由静观转为动观,觉得那山外的青山和近处的竹海,都增添了几分生气。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注释】

江水:指长江水系。横塘:横卧的池塘。烟波浩渺;烟雾弥漫的水波浩大无边。鹭鸶:一种水鸟,体形像鹅,翅膀宽大,嘴长而直,脚细长,善于游泳和捕鱼。沙鸥:指沙滩上的鸥鸟。

【赏析二】

这首诗是写江南春色。首句先写长江两岸,春天来了,草木葱茏;次句写湖边田野,绿树成荫,白浪滚滚;末句写江畔沙滩,白鹭飞翔。全诗写景有层次,由远到近;写意有气势,由大及小,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美丽动人。

【注释】

芳草:嫩绿的草地。萋萋:形容茂盛的样子。牛羊:泛指牧场上的牲畜。牧笛:牧童吹的短笛。

【赏析三】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初春时的美好景色。诗的前两句写了江岸上茂密的芳草,绿草如茵,覆盖着江岸,远处几处村庄掩映其中;后两句描写了江边牧场上牧羊人放牧牛羊的情景,还有那悠扬的牧笛声。此诗写得清新自然、朴素无华,充满了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