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天气暄还冷,欲雨窗绡暗复明。
山鸟喜晴乘屋语,野农侵晓荷锄耕。
不须杯勺勾春思,幸有诗书惬此生。
桃杏繁枝一回首,争如松竹伴秋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中春即目》。
译文:
袭人的天气,暖和又凉爽,想下雨却窗外的纱帘暗了又亮。山鸟喜晴,趁着屋檐欢叫;野农清晨,挥动锄头耕作。不必用杯勺勾勒春天的思念,幸好有诗书能慰藉此生。一回首,桃花杏枝繁茂,不如松柏竹子伴着秋天清爽。
注释:
- 中春:春季中期,指农历二月或三月下旬。
- 袭人:形容温暖宜人。
- 暄还冷:温暖而又稍嫌寒冷(“暄”意为温暖,“还冷”意为稍嫌寒冷)。
- 欲雨窗绡暗复明:想下雨时,窗上薄纱时而暗淡时而明亮。
- 山鸟喜晴:喜见晴天。
- 乘屋语:在屋檐下欢叫。
- 侵晓:天刚微亮的时候。
- 杯勺:古代饮酒用具,这里泛指日常饮食。
- 勾春思:勾起对春天的思念。
- 勾:引起。
- 幸有:庆幸的是。
- 诗书:指诗歌和书籍。
- 惬此生:使人生感到满足、快乐。
- 桃杏繁枝:桃花杏花开得繁密。
- 一回首:一瞬间的意思,指转眼之间。
- 秋清:秋天的清新、凉爽。
- 松竹:指松树和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日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天气的变化,既温暖又略带寒意,让人捉摸不透。接着,他描述了窗外的情景,虽然外面下着小雨,但窗上的纱布却时明时暗,仿佛在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然后,他又描述了山上鸟儿的喜悦之情,它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欢快地叫着。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