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井之清天下少,夷齐比德复如何。
寒冰入口侵牙颊,甘露沾肠逐病疴。
十里溉田成旱雨,一泓济渴胜天河。
活人未遂平生志,酌此深知负愧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注意“鉴赏”。如本诗,要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思想情感。“饮井之清天下少”,意思是说天下人很少能喝到像井水这样清甜的饮料;“夷齐比德复如何”,意思是说古代的伯夷和叔齐以高尚的节操而著称于世,他们的品德又怎么可以与这甘泉相比呢!“寒冰入口侵牙颊,甘露沾肠逐病疴”,意思是说那甘泉水入口清凉,沁人心脾,它不仅滋润了人的口腔,还润泽着人的肠胃,消除了疾病。“十里溉田成旱雨,一泓济渴胜天河”,意思是说这甘泉水十里之外灌溉田地,竟能使久旱的土地变成丰收的良田;这甘泉水一泓之水,却能解除人们干渴难忍的痛苦。“活人未遂平生志,酌此深知负愧多”,意思是说这些年来我虽然尽心竭力为百姓造福,但自己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辜负了老百姓对我的期望。
【答案】
译文:
喝一口甘泉水,天下就少有清甜可口的饮料了,何况是伯夷、叔齐这样的高士呢?
喝了甘泉水,不但使人们的口腔得到滋润,还能消除肠胃里的积滞,治疗疾病。
甘泉水十里之外就能使干旱的土地得到滋润,一泓甘泉水足以解人干渴,它胜过天降的甘霖。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百姓造福,然而自己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辜负了老百姓对我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末年(713年),当时安禄山叛军进逼洛阳,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十分迫切。他想到甘泉县去给百姓解疾苦,可是路途艰险,便写了这首五言律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首联:“饮井之清天下少,夷齐比德复如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下人很少能喝到甘泉水,更何况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呢!“饮井之清”即指甘泉水,“天下少”是说甘泉水的稀有。“夷齐比德”指伯夷、叔齐,这里用他们以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高风亮节,来比喻甘泉水的清美。“复如何”即“何似”的意思,是问甘泉水和夷齐比德有什么可比性呢?“夷齐比德”是借指甘泉水,所以“复如何”就是“如何比德”。这两句是说,甘泉水虽然清美,但是像伯夷、叔齐那样高尚的道德,又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这是全诗的第一层含义,表达了作者对甘泉水的赞美,对伯夷、叔齐的怀念。
颔联:“寒冰入口侵牙颊,甘露沾肠逐病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甘泉水入口清凉,沁人心脾,它不仅滋润了人的口腔,还润泽着人的肠胃,消除了疾病。“寒冰”指寒冷的泉水,“甘露”指甜美的泉水,这里用冷泉、暖泉相对照。“侵牙颊”,即指泉水进入口腔的感觉,“沾肠”则是指甘泉水进入肠胃的感觉。“寒冰”与“甘露”,“侵”与“沾”相对照,写出了甘泉水的清凉和滋润。这两句是说甘泉水虽冷冽刺骨,但却能入喉生津,消暑除热,使人感到舒爽舒适。这两句是第二层含义,进一步写出了甘泉水的特点。
颈联:“十里溉田成旱雨,一泓济渴胜天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甘泉水十里之外就能使干旱的土地得到滋润,一泓甘泉水足以解人干渴,它胜过天降的甘霖。“溉田”“济渴”都是指用甘泉水浇灌土地和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旱雨”和“天河”,都是形容甘泉水的功用。这两句是第三层含义,写出了甘泉水的作用,进一步说明这甘泉水的益处。
尾联:“活人未遂平生志,酌此深知负愧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为百姓造福,然而自己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辜负了老百姓对我的期望。“活人”即指为人民造福。“平生志”指杜甫的理想抱负。“负愧”即惭愧。“酌”字是动词,表示“喝”、“取用”的意思。这两句是第四层含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
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从写景过渡到抒情,又从抒情回到写景,前后两两相对,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结构。第一层是写景,第二层是转笔抒情。最后一句又是从抒情回到写景,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