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车去逐赤松仙,残稿空留四十年。
致主耻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
清朝厚眷真难报,白发孤遗只自怜。
珍重我翁忠孝句,子孙百世更须传。

【题解】

此诗为作者为友人先公正献诗集所写的赠答诗。

【注释说明:

先公:指曾公亮,字平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一生勤勉,为官清廉,深得人心。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仙道。

致主耻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语本东汉桓谭《新论·离事》:“孔子称其贤于丘云:‘吾与二三子者,周游列国,从诸侯之俗,而夫子独服膺乎尧舜之道,三代风俗,以是穷困不乐。今乃欲从世俗浮靡之变而违孔氏高远之教,虽颜渊亦将羞之。’”又:“王良曰:‘子见老马之步态乎?蹄似累卵,毛似乱丝,行如曳尾,蹇于道路。’孔子曰:‘吁!言多类。予不能言也。’夫以圣哲之德,犹有不能尽其心,况于人乎!”

【赏析】

这首诗的题解中,“飞车去逐赤松仙”,意谓诗人要像传说中的赤松真人那样驾着飞车而去追求仙道;“残稿空留四十年”,意谓自己留下的只有这四十年的诗稿而已;“致主耻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意谓自己因不愿做官而感到羞耻,希望能在司马相如和杜延年前面辞职。这四句都是诗人对友人先公正献诗集的赠答之作。

全诗可分为三联。首联写诗人愿追随赤松真人去追求仙道,但只留下了诗篇作为遗存。次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一生未能实现儒家的理想,因而感到羞愧,希望能在司马相如和杜延年前面辞职。末联则是诗人对友人先公正献诗集表示赞赏并希望他的子孙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感情色彩。它表达了诗人对先公正献诗集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一生未能实现儒家理想的无奈之感。此外,它还体现了古人重视诗歌传承的观念,认为诗歌是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