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尽日激清湍,未许人间俗客看。
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千年正统源流远,三圣遗书简牍残。
顾我何年陪讲席,未应剑水旧盟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和林堂长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第1句:山斋尽日激清湍,未许人间俗客看。
释义:
- 山斋:指的是山林中的书房。
- 尽日:整日。
- 激:指水声如激流般激荡、澎湃。
- 清湍:清澈的急流。
- 未许人间俗客看:不允许世间凡人来看。
译文:
我整天都沉浸在山林书房中,激荡着清流的声音,没有允许那些世俗的客人来观赏。
注释:
- “激”字在此处形容水流的澎湃激荡。
第2句: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释义:
- 捣药:古代神话传说中,仙女们常在捣仙药。
- 暇时:空闲的时候。
- 来舞鹤:鹤在这里是吉祥的象征,用来比喻文人骚客。
- 诵书声里答鸣鸾:以声音回应鸾鸟鸣叫,比喻读书人吟咏之声如同应答鸾的鸣声。
译文:
当我闲暇之余,我会来到这山林间,像仙女一样在捣制仙药,同时也会弹奏琴声,如同鸾鸟的鸣叫一样和谐美妙。
注释:
- “捣药”与”诵书”两句,分别代表文人雅士在山林中的两种典型活动。
- “捣药”象征文人的文采,“诵书”象征文人的学识。
- “暇时”表明作者在闲暇之时进行的活动。
- “来舞鹤”和”答鸣鸾”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3句:千年正统源流远,三圣遗书简牍残。
释义:
- 正统:传统的、正道的。
- 源流:事物的起源和延续。
- 三圣:通常指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这里指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经典。
-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
- 残:指不完整的书籍或文献。
译文:
千年来的正统之道,其源头远流不息;三圣所传的经典已经残缺不全。
注释:
- 这里的“正统”可能暗指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或者政治主张。
- “源流”表示事物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过程。
- “三圣”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位伟大思想家,这里特指儒家、道家和佛教。
- “简牍”是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这里用以比喻经典文献。
- “残”表示这些经典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第4句:顾我何年陪讲席,未应剑水旧盟寒。
释义:
- 顾我:回头看我,表示回顾自己的经历。
- 陪讲席:陪伴讲学的位置。
- 剑水:指传说中的剑河(今名长江),也借指长江。
- 旧盟:过去的约定或盟约。
- 寒:冷,这里用作比喻,表达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和冷漠。
译文:
我不知道我何时能陪伴讲学的位置,也没有了从前剑河流水边结下的誓言。
注释:
- “陪讲席”意味着在讲学场所陪伴老师讲学。
- “剑水”代指长江,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常常象征着壮阔的江河和历史的变迁。
- “旧盟”指的是过去和朋友之间的承诺和约定。
- “寒”字在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变化,使得昔日的盟约变得遥远和模糊。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知识和学问传承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反思,展现了对传统知识与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学问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