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年逾十便孀居,苦教孤儿共瘁劬。
咸叹邹公如令子,不知冀缺是贤夫。
贫能守志人难及,养不酬心世所吁。
我咏国风长大息,共姜谁谓在今无。

【注释】

笄年:女子十五岁行笄礼时的年龄。

邹公:指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邹忌,字孟轲,是孟子的老师。令子:贤良的儿子。

贫能守志:家境贫穷却能坚守节操。

养不酬心:抚养子女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长息:叹息。共姜:即共姬(周宣王的夫人),又称“褒姒母”,是周幽王的妃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及申生、共姬之乱,太子以申生不得立,故作《载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亡妻杨氏而作,诗中对杨氏在家庭中尽职尽责、勤劳持家、教育子女的美德表示赞美和怀念。全诗用典贴实,意脉贯通,感情真挚,风格沉郁。

首联写杨氏孀居十年,教孤养子,苦劳劬瘁。“笄年”句点明杨氏年龄不小,“苦教”句表明她的艰辛。颔联用邹忌比杨氏,赞她是贤良之子;用冀缺比杨氏,叹其贤夫未遇。这两句用典,既突出了杨氏的美德,又暗喻自己的不幸。颈联写杨氏虽然家境贫寒,却能够坚守节操,抚养子女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贫能守志”一句赞扬杨氏的品德高尚;“养不酬心”则表现了她养育子女的辛苦。尾联写杨氏去世后,作者对她十分怀念,认为她像共姜一样贤良淑德。这里运用典故,抒发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全诗用典贴实,意脉贯通,感情真挚,风格沉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