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有正气,外邪何可干。
功用虽未见,韬藏谁将看。
译文:
延平次赵纠曹
在赵纠的府邸中,延平王与众人共饮。他端起酒杯,向众人敬酒,并吟诵了这首诗。
三尺有正气,外邪何可干。
正义如三尺高的利剑,外邪怎能伤害?
功用虽未见,韬藏谁将看。
虽然还没有看到它的功用,但谁会去查看它的韬藏呢?
注释:
延平:即明太祖朱元璋。他在金陵称吴王时,曾建府于城西南,号“龙盘”,故称“延平”。
赵纠: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
曹:指朱元璋本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力量的赞美和对邪恶势力的鄙视。诗中运用比喻,将正义比作一把三尺高、锋利无比的利剑,象征着公正、公平的力量。同时,也将邪恶势力比作外邪,暗示着它们无法伤害正义。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尚未显露威力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