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山居二十年,苍髯玉面故依然。
它年我定先君老,准拟虚名共久传。

【注释】

闰月:农历二月。武夷山:在福建崇安,为武夷岩茶产地。

苍髯玉面:形容人的相貌清瘦、俊美。这里指诗人自己。

先君:指作者父亲,因父亲比作者先死。

准拟:准备、打算。虚名:没有实际功名的空名。久传:长久流传。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福州司理参军时,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

“不见山居二十年”一句,表明诗人离开武夷山已经二十年了。首联起笔突兀,一反前作《武夷》中“我行独往青山下,但见青山人未还”的豪迈之语,表现出一种深沉凝重的感情基调。颔联“苍髯玉面故依然”,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对全诗主题句的最好阐释:“苍髯玉面”指的是山民的容貌特征,“故依然”即山民的容貌与以前一样,没有丝毫改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民的深厚感情。

颈联“它年我定先君老,准拟虚名共久传”,则从时间跨度上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主题内涵。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在他先君老去之后,他们父子二人的名字将会被后人永远记住,而这种名声并不是靠虚名得来的,而是靠他们的真才实学和品德修养得到的。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之情,也体现了诗人的谦虚之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武夷山民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