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
我今添着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

题冰玉堂

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

我今添着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072年(大中八年)秋天在汴京应礼部侍郎郑覃之邀,赴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为朱氏题壁之作。《唐摭言》卷十《公车举人》载:“大中初,礼部侍郎郑覃以进士及第,自河朔归洛,有故人刘言约者,居冰玉之堂,乃题诗曰:‘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我今添着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其诗遂名天下。”刘言约即刘隐士,字子羽,蒲城人(《全唐诗》作“河东人”)。郑覃的好友,与郑覃同登大中八年的进士第。据郑谷诗《寄张郎中》“君为郑侍郎,余亦郑尚书”,知郑覃任尚书右丞,而郑覃又曾为刘隐士所引荐,可见两人关系甚好。郑覃的这首题壁诗,正是为他的这位故人所作。

首句点明题壁的地点——冰玉堂。刘隐士家茅檐依旧、旧时风貌犹存。这一句既是对故人之怀念,也是对友人当年情事的回忆。二句写自己来到此地的感受。“添着”二字,表明自己此行非比寻常,因为自己不仅为友人题壁,而且还要向友人表示祝贺之意。

三四句则具体写出自己的祝贺之情。“薄祀”意为薄祭。“荐水花”谓献上水仙花作为祭品。“薄祀”指献上薄薄一杯酒,“荐水花”则是献上一束水仙花。这两句意谓,现在你已升官,我向你献上一点薄酒薄花以示祝贺。“薄”和“荐”都是敬献的意思。诗人之所以用这两个词,是因为他与刘隐士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生活经历,诗人对于刘隐士的遭遇十分同情,并希望他对仕途得意能有所准备。因此,诗人特地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祝福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郑谷与刘隐士同登大中八年进士第。郑覃为礼部侍郎,因故人刘隐士而得中第;而郑覃也曾推荐过刘隐士参加进士考试,因此两人的关系很好。郑覃到洛阳后,曾作《送刘隐士赴河中幕府》诗,诗中有“清风吹我别,明月送君行”之句。后来郑覃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刘隐士也去端州任职。郑覃在端州时,曾在《寄张郎中》中提及此事,诗中有“君为郑侍郎,余亦郑尚书”之句。由此可知,郑覃与刘隐士曾共过事。所以,郑谷的这首诗就是为刘隐士写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