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幸得奉仙翁,开口良辰一笑同。
节物催人双鬓水,人生何必慕登瀛。
三方翠巘天同色,四面黄云掌样平。
更着回还如蒂白,殷红时暂惬秋容。
诗句释义
1 与刘学录: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通过描述与朋友相聚的场景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年来幸得奉仙翁:这句表达了诗人有幸与仙人(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导师)相处的经历。”幸得”表示幸运,”奉仙翁”则暗示了这种相遇是值得珍惜和尊敬的。
开口良辰一笑同:这里描绘的是在一个美好的时刻,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时光的情景。”开口”可能是指开始谈话或交流,”良辰”指的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或时刻,”一笑同”则强调了在这种时刻大家一起欢笑。
节物催人双鬓水:这一句通过“节物”暗示时间的流逝,而“双鬓水”则形象地描述了时间在人的头发上留下的痕迹,即白发,通常与衰老相关联。这一句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
人生何必慕登瀛:这句话是对前文中提到的生命无常的一种哲学反思。”慕登瀛”可能是指羡慕那些能够达到高远目标或成功的人。但诗人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追求这些外在的成就,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经历。
三方翠巘天同色:这里的“三方”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空间的三个方位,“翠巘”指的是青翠的山峰,而“天同色”则形容山峰的颜色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自然的向往。
四面黄云掌样平:这里的“四面对向”可能表示从不同方向看都是相同的景象,“黄云掌样平”则描述了一种宽阔平坦的景象,可能是一种天气现象或是某种自然景观。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开阔、平静的景色。
更着回还如蒂白:最后一句可能是在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情感或状态。“回还”可能指的是事物的变化或循环往复,而“如蒂白”则形象地比喻了这种变化如同植物的白色部分(如花蕊周围的白色部分)一样纯洁、美丽。这一句表达了对某种永恒或纯净状态的向往。
殷红时暂惬秋容:这句中的“殷红”可能指的是一种鲜艳、热烈的颜色,而“秋容”则是指秋天的景象或色彩。这里可能是在描述秋天特有的景色,而“时暂惬”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感到满足或愉悦的情感。这一句反映了对季节变迁中某些美好瞬间的欣赏。
译文
有幸与仙翁共度良辰,开口大笑共享欢乐时光。
岁月催人白发苍苍,何不珍惜当下?
四方山水与天一色,广阔天空宛如手掌平铺。
自然美景让人陶醉,回旋往复如花瓣轻盈。
短暂欢愉胜过永恒,秋日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以及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生命和自然美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时间、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追求精神满足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如“双鬓水”和“如蒂白”等,都富有诗意,使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哲思。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