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室清如许,檠镫便且明。
哦诗须已断,看剑气难平。
露户浸孤月,江城知几更。
枕书俄作梦,梦觉骨毛轻。
【注释】
1.次韵:即应和他人的诗文。童尚质:作者的朋友或同辈人。书怀:寄诗以表达内心情感。三首:指这首诗的三首。
2.夜室清如许:夜深了,室内如此安静。清如许:如此寂静。
3.檠(qíng)灯:用来照明的灯。便:便当。
4.哦(ōu)诗:吟咏诗歌。须已断:已经停歇。
5.看剑气难平:看着剑气,难以平静。
6.露户浸孤月:露湿的窗户,映着孤独的月亮。浸:浸润。
7.江城知几更:知道有几更天过去了。江城:江边的城。
8.枕书俄作梦,梦觉骨毛轻:枕着书籍,忽然梦见,醒来时发现骨头和毛发都轻松了。俄:忽然。俄作:忽然变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全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题中的“次韵”表明这是一首应和之作。从题目来看,诗人似乎在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但诗中没有出现这种情感,而是通过一些日常景象来渲染氛围,表现自己的心境。
“夜室清如许,檠灯便且明。”诗人首先描写了夜幕降临后的情景。夜晚的室内是如此安静,连一盏灯都显得明亮起来。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二句:“哦诗须已断,看剑气难平。”诗人突然转入写自己的心情。他感叹自己已经放下了对诗歌的追求,不再像以前那样痴迷于诗词的创作。这是因为他在看到剑气后,感到无法平静自己的情绪。这里的“看剑气难平”并非指真的要拿起刀剑与敌人对抗,而是指看到剑光闪烁、剑气逼人的景象,使得诗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平息的激情。
第三句:“露户浸孤月,江城知几更。”诗人继续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露水打湿了窗棂,映出了一片明亮的月光。同时他也意识到外面的江城中已经度过了几个时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最后一句:“枕书俄作梦,梦觉骨毛轻。”诗人在梦中回到了书斋,但他很快又从梦中惊醒了。醒来时发现,自己的骨头和头发都已经变得轻松了起来。这说明他的内心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和舒缓。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处环境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