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
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
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黄昏。
【注释】三月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观侄津:观察侄子津。宝幢,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刑部伯:指刑部尚书王守仁。道从茅山泊东林寺:意思是说王守仁要前往茅山、泊(泊即停泊的意思)和东林寺。求弟:向弟弟寻求帮助。弟道:这里指王守仁的弟弟王华。道从:跟从,跟随。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北。泊:泊舟,停船。东林:佛教名刹,在今江苏常州附近。有诗三首:指王守仁的《咏怀》等三篇诗。因次韵东林寺:因为这首诗是王守仁对东林寺所作,所以就用这个韵脚来作答。
【赏析】这是一首七律诗,写的是作者随从兄长王守仁去茅山、泊东林寺,并在那里遇到王守仁的侄子王津后,与王华一起游览寺庙时所感而作。全诗以“劫火”开篇,借以说明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而自己能随兄到茅山、泊、东林寺游玩,实属难得,因此感到十分庆幸。中间四句写游山所见,诗人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末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