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
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咏物寄寓自己的志趣和抱负。

“种来三世远”:这两句是说种下竹子已经过了三代人了,时间很长了。“三世”,指三代,古代的一代为一代,所以三代就是三代。

“一片绿猗猗”:一片青翠茂盛。“猗猗”,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节直清自见”:竹节挺拔正直,自然显得清明高洁。“节直”,即指竹节的挺拔;“清自见”则是指竹的气节和精神。

“心虚高不知”:内心虚怀若谷,高洁自持。“知”通“之”,“虚高”即指虚怀。

“宁求千亩富”:宁可不求千亩的土地富有。“宁”,宁可;“求”,追求;“千亩富”,指土地财富丰富。“千亩”在这里指的是土地面积,“宁求千亩富”的意思是宁可不富裕也要有土地。

“足与七贤期”:足以和古人七贤相比拟。“七贤”指东汉时期的七位文人,如王逸、刘伶、阮籍等。“足与七贤期”的意思是可以和古人七贤相提并论。

“要得龙孙茂”:要想得到茂盛的龙子竹。“龙子”,即龙孙竹,一种竹子的名称。“要得”即要有,想要得到的意思;“龙孙茂”则是要茂盛的龙子竹。“要得”强调的是希望得到,而不是实际得到。

“封培无已时”:培育它没有终止的时候。“封培”,指栽培、培育。“无已时”则强调的是培育竹子没有终止的时候。

【答案】

题西堂竹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

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

译文:

我种下的竹子已经有三代人了,一片翠绿茂盛。

竹节挺拔正直,自然显得清明高洁。

内心虚怀若谷,高洁自持。

宁可不富裕也要有土地。

可以和古人七贤相提并论。

要得到茂盛的龙子竹,培育它没有终止的时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