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
犁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概括出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这是说,突然收到宗芑的来信了,信中说:知道我一直有你这样的知己朋友;“知我有如君”意思是说,知道我有像你一样的好朋友。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新诗忽相问”为开端,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陶令”,即东晋著名隐士、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游”,指唐代名臣李翱,字习之,自号“李西陲”。诗人借用这两位古代名人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犁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犁锄”,泛指农具。“课”,学习,耕作。“笔砚”,指文人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里用“犁锄”和“笔砚”相对应,表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时”,有时;“步”,走;“仰天”,抬头仰望天空。诗人想通过“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两句诗来表达他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答案】

次韵天宁僧宗芑见寄

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

犁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

译文:

突然收到宗芑的来信了,信中说我有像你一样的好朋友;我羡慕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也羡慕李翱坚守节操,终生不渝。我时常放下手头的事情出去散步,抬起头仰望天空看云朵飘过。

赏析:

这是一首闲适的田园诗。诗人与友人宗芑书信往来,相互唱和,是其诗风的一大特色。此诗是诗人与朋友宗芑相互唱和之作,抒发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之情。

首联点明主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写收到宗芑的来信,二句回应上一句,说明诗人得知有知己如此,所以感到高兴。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诗人的生活情景:一是劳作之余,诗人偶尔会到野外走走,看看风景;二是闲暇时,他常常拿起笔来写作,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笔墨之中。

结尾两句写意,写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过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