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注释:
胜因院:即胜因寺,位于山西晋城南端。据传为唐王维所建。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山路曲折幽深,曾经到过这里的人不需要寻找就可以找到。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寺院建在山脚下的仙石上,僧人知道山的深处就是老岩石。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在这里,没有人可以葬身的地方,只有这里的松树可以作为墓地。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世间的琐事无穷无尽,就像一只蝉的鸣叫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对胜因寺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寺庙的赞赏之情。诗中的“胜因”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胜因寺的优美景色和宁静氛围。
首联“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描述了山路的曲折和深远,以及曾经来过的人不需要再去寻找。这既表现了胜因寺的幽静,也暗示了寺庙的神秘和不可侵犯性。
颔联“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仙石和老岩都是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观,而寺庙却能够与之和谐共处,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颈联“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则是对胜因寺的独特之处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胜因寺没有墓地,只有松树林立,这既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胜因寺的清高脱俗之态。
尾联“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则以蝉的鸣叫声来象征世间的琐事和纷扰。诗人用“分付一蝉吟”,将世间的纷扰都寄托给蝉的鸣叫声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然和淡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胜因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