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延桂塾,承乏愧无能。
以子视宗族,如家安友朋。
春风文字酒,夜雨诵弦镫。
古首凄谁续,心安泪欲冰。

【注释】

①挽族父:悼念族父。承务郎:指承务郎的官职。衡之:人名。

②当年:指过去的岁月。延桂塾:即“延桂”,指在书房中延请名师教儿子读书。

③愧无能:愧对家族。以子视宗族:把儿子视为宗族中的一员。

④友朋:朋友。

⑤春风:比喻美好的时光。

⑥夜雨:借指艰苦的学习环境。诵弦镫(dēng登):指读书时所用的灯和乐器。

⑦古首凄谁续:古人的诗文,不知由谁续写完成。

⑧心安泪欲冰:内心感到安宁,但眼泪却忍不住要流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族父的诗。全诗通过追忆往事来抒发作者对亡父的怀念之情。

“当年延桂塾,承乏愧无能。”回忆过去,感叹时光已逝。“延”字表明了当时家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承乏”二字写出了自己的无奈与惭愧,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

“以子视宗族,如家安友朋。”将儿子看作是宗族中的一员,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对待,表达了对儿子的关爱和重视。这种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尊重。

“春风文字酒,夜雨诵弦镫。”形容学习环境的艰苦,但却依然坚持学习。这里的“春风”和“夜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段,一个是温暖的春天,另一个则是寒冷的夜晚。而“文字”、“弦镫”则分别代表了学习和读书的工具,体现了诗人对学习的执着和认真态度。

“古首凄谁续?心安泪欲冰。”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思与感慨。在这里,“古首”指的是古诗文,“谁续”则是指谁来继续这些美好的文化遗产。而“心安泪欲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尽管面临悲伤与痛苦,但他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让眼泪无法流淌下来。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深切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