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
世途险迫闲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注释】

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东字:九月十日(农历),乡人聚集在丹山饮酒,分韵赋诗。樽前酒后,感慨良多。樽前酒后,感慨良多。

山光肃肃净杉松:山色明丽,杉树、松树都十分干净。

提携:拉着手,表示亲密无间。里曲同:乡村的曲调相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不是因为我退休了才住在树林下面。

无缘问菊到篱东:没有缘分去观赏菊花,只能到篱笆东边去看看。

世途险迫闲为福:世上的道路危险而曲折,闲下来反倒是一种福气。

乡谊绸缪醵有功:家乡的感情和友情凝聚在一起,为聚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酒散月明多感处:酒席散尽月光明亮,这是很多感慨产生的地方。

牛山故国正西风:想起了当年在牛山上的故乡,那里正是西风凛冽之时。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退居丹山后的一次集会上。

首联“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诗人以山光肃肃形容山峦的秀美,以净杉松形容山林的幽静。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希望像山林一样宁静,远离世俗的喧嚣。草草提携里曲同,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颔联“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厌倦,以及他渴望自由生活的愿望。他认为,只有退居山林,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因此,他选择在山林中隐居,远离尘世的纷扰。而他也没有机会欣赏到美丽的菊花,这成为了他的遗憾。

颈联“世途险迫闲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他认为,在世间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险阻和挑战,而只有在闲暇之余,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福气。因此,他选择退隐山林,远离世事的纷争。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尾联“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酒席散尽,月光明亮,这是多少感慨产生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回忆了牛山的往事,那是一个充满悲凉和哀愁的地方。诗人用牛山来比喻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退隐山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和人生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