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老慈悲下界愁,长诗招我到深幽。
人知晚节陶元亮,谁识初心马少游。
星月天高空绕鹊,江湖风恶不容鸥。
苦无十亩田堪舍,借得僧房饭几秋。
诗句:禅老慈悲下界愁,长诗招我到深幽。
译文:在禅老的慈悲下,我们感到忧愁,然而他邀请我去一个更加深幽的地方。人们都知道陶渊明晚年的节操,却不知道马少游最初的初心。星月高悬,天空中盘旋着鹊鸟,江湖中的风恶劣得连鸥鸟都难以生存。苦于没有十亩田可以放弃,借得僧房吃多久。
注释:本句中的“慈悲”指的是佛教中的慈悲心,是一种无私地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和关怀的精神。“下界”通常指人间或世俗社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担忧和忧虑。“长诗招我到深幽”可能是指一首长诗或者诗歌中的内容吸引了诗人,使他/她被深深吸引并被邀请到了一个更加深幽的地方。“陶元亮”指的是唐代诗人陶渊明,他的晚年生活清贫而简朴,远离了官场的纷扰,体现了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马少游”则是宋代词人马致远的别号,这里可能是在借用马致远的名字来表达自己最初的初心或理想。“星月”和“鹊鸟”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它们在这里可能用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江湖”通常指的是广阔的江河湖海,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人生经历。“风恶”表示天气恶劣,“不容鸥”则意味着在这种环境中,甚至连鸥鸟都无法生存。“十亩田”是古代中国一种常见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拥有的土地不多。“僧房”指的是寺庙中的僧房,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在寺庙中度过的时光。“饭几秋”可能是指诗人在僧房中度过的时光,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或感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禅师慈悲心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忧虑与不安。诗人以陶渊明和马少游为引子,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初心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试图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然。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