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隆嵷。
堆高鹿苑冲银汉,积拟钜桥跨玉虹。
敛厚难输王廪粟,岁丰长守大夫松。
乾坤种此昭宏德,阴济乡区皎发翁。
”`
筠溪八景诗·笔架文峰
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隆嵷。
堆高鹿苑冲银汉,积拟钜桥跨玉虹。
敛厚难输王廪粟,岁丰长守大夫松。
乾坤种此昭宏德,阴济乡区皎发翁。
译文
在翠绿的山峰之下,笔架文峰如同巍峨的陵墓和丘陵般崛起。
文笔之高,直冲云霄,仿佛与银河相争;其形似巨桥横跨,犹如跨越玉带般的彩虹。
它积累深厚的财富,难以用粮食来比拟,每年的丰收都使这片土地得以守护,如同守护着一位大夫般的松树。
天地间种下了这崇高的道德,为乡亲提供阴凉并让年老之人感到欣慰。
赏析
这首诗是陈著对筠溪地区自然美景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笔架文峰的独特描写,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貌。笔架文峰的“巧夺西湖五姥峰”一句,不仅突出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诗中还通过描绘笔架文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点。如“近联彩霞写信给锦,遥对岩牙笔暴露踪迹”,形象地描绘了笔架文峰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在山峦间的壮丽姿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笔架文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筠溪八景诗·笔架文峰》通过对笔架文峰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貌,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