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障中闲一隙天,数家茅屋鹳巢边。
逢人试问营生事,笑指岩前煮草烟。

【注释】

  1. 碧渚庵:在蔡峰山麓,相传唐代诗人王勃曾居此。
  2. 数家茅屋:指几户农家的房屋。
  3. 鹳巢:大雁的巢穴。
  4. 营生事:谋生之道或经营生计的事。
  5. 岩前:山岩之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80)作者赴任江陵令时。
    “碧渚庵前”,点明题中之“道”,即山路。首句写路旁山寺。“叠障”指重重叠叠的山峦,形容山势层叠高峻。“闲一隙天”,意思是说在重重山峦之中,有一块空地,只有那么一点点,仿佛是天空的空隙,所以说“闲一隙天”。这一句描写了山间云雾缭绕、峰回路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为下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写山间的茅草房以及大雁的巢穴。“茅屋”,指农舍;“鹳巢”,指大雁的巢穴。这句诗通过描写山间茅屋和大雁巢穴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向他询问他的生计情况。“数家”,表示农民的居住比较集中,“茅屋”,指农舍,“鹳巢”,指大雁的巢穴。这里的“逢人试问”表明诗人对农民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关注。而农夫却笑着指了指山岩上煮草烟的情景,告诉诗人他们的生计方式。这一句通过农夫的讲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理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间茅屋、鹳巢以及农舍的景象,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