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担随身又入山,危途步步转头看。
近于潇上二三里,难似江西十八滩。

诗句:书担随身又入山,危途步步转头看。近于潇上二三里,难似江西十八滩

  1. 诗意解读
  • “书担随身又入山”描绘了携带着书籍和担子再次步入山林的情景,可能暗示着作者对知识的渴望或是回归自然的心态。
  • “危途步步转头看”表达了旅途中面对险峻山路的警惕性和谨慎,反映了诗人对于路途安全的担忧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 “近于潇上二三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即将到达的某个地方,而“难似江西十八滩”则可能是在比喻该地的地形复杂或危险程度较高。
  1. 译文对照
  • 原诗中的“危途”对应的译文是“险路”,“转头看”对应的译文是“回头望”,而“潇上”可能是指“潇水之上”,这里的“一二里”可能是指距离。
  • “江”字在这里指代的是江西地区,“难似”则是比较的意思。
  1. 关键词注释
  • “书担”指的是背着书和行囊,“随身”即随身携带,“入山”表明进入山区。
  • “危途”意味着危险的山路,“步步”强调每一步都要小心,“转头看”则表示时刻保持警惕。
  • “潇上”可能是某个地名的简称,“二三里”表示距离不远。
  • “江”指的是江西的河流,“十八滩”是描述该地区水流湍急的地形特点。
  1. 文化背景
  • 宋代陈著的这首诗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旅途安全的深刻关注。诗中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危险并存的特点,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未知旅途的恐惧。
  1. 赏析
  • 陈著的《次韵戴帅初》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道路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通过对旅途经历的描述来反映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 诗中的“危途”和“难似”等词汇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它们不仅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旅途中不可预见性和个人勇气的考验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挑战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