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自是溪山自山,溪山不与我人闲。
古往今来只如此,看尽人闲忙与闲。
【注释】乙酉:即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溪山:指山水。闲与忙:闲适和忙碌。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游览了甲子山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抒发。首联两句写景,点明题旨。“溪自是溪”、“山自是山”,写出了自然界山水的本来面目,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欣赏之情。颔联两句写自己观山赏水,心无旁骛地陶醉其中,而对人间世态人情却漠不关心。尾联则将人比入自然之中,认为只有像自然这样恬淡宁静、超然物外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全诗以“溪自是溪”、“山自是山”起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川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这山水仿佛具有人的感情一样,它们不理会人间是非曲直,也不管人事的兴废变迁,只是悠然自得,恬淡无为。这种写法新颖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中间两联紧承上文,写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以及由此引发的哲理性的思考。诗人站在甲子山上,放眼望去,只见青山绿水,一色无边,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他并不为此所动,反而觉得世事纷扰,人情冷暖都是多余的,不如退隐山林,归隐自然,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诗人的感慨,发于胸中,溢于言表,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作者追求清静、远离尘嚣、返朴归真的生活情趣。末联则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诗人把人引入自然的境界,认为只有像自然一样恬淡无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又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最高体现。诗人从自然中悟出的道理,不仅适用于游山玩水时,而且也适用于处理人世间的一切事务。因此,它对于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