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战西风马喷沙,帆樯迎浪舞神鸦。
调舟欲助江流柿,入海非求枣似瓜。
归客迂寻桑社景,吟鞭香带木犀花。
行边好语应听得,秋月春风六万家。

这首诗是徐渭的《题徐文长墨梅册》之六,表达了他与同僚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

笠战西风马喷沙,帆樯迎浪舞神鸦。
【注释】“笠战”指雨打蓑衣,形象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西风”指的是秋风;“马喷沙”指马匹在雨中奔跑溅起的水花犹如飞沙走石;“帆樯”即船帆和船桅,象征着船只;“迎浪”指船在波浪中前行;“神鸦”则可能指的是飞翔的海鸥或者乌鸦,它们在海浪中翱翔。

调舟欲助江流柿,入海非求枣似瓜。
【注释】“调舟”指调整船只的方向或位置以适应水流;“助江流柿”意喻帮助江水顺畅流淌;“入海”表示要进入大海;“枣似瓜”比喻希望像枣子一样甜蜜,也暗示着丰收的愿望。

归客迂寻桑社景,吟鞭香带木犀花。
【注释】“归客”指作者自己或友人归来;“桑社”是指传说中的桑树林,古代人们祭祀桑林的地方;“吟鞭”指挥动的马鞭作为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木犀花”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

行边好语应听得,秋月春风六万家。
【注释】“行边”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边境地区;“好语”可能指的是友好的言辞或者是美好的祝愿;“六万家”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众多人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诗句中的“笠战西风”、“帆樯迎浪”等意象,不仅展现了一幅风雨交加、海浪汹涌的画面,还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调舟欲助江流柿,入海非求枣似瓜”则揭示了诗人追求自由、不拘一格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行边好语应听得,秋月春风六万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相互关爱的美好愿景。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