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赏月待晴开,今年赏月月待来。去年酒少辄醉倒,今年酒多如未杯。
信知豪饮不在我,月色为我生饮材。举头试看月如许,皎皎冰壶在玉台。
西风不动露已下,碧落万里无纤埃。胸中磊磈正欲吐,不仗此酒谁我陪。
落落魄魄空宇宙,何事不入我樽罍。素娥于我本无情,任渠惊见掴掌咍。
谁知狂非是狂醉非醉,自有老天知我我亦何求哉。
【注释】
中秋月下醉笔:即作《中秋月下醉笔》诗。
待晴开:盼望晴朗。待,期待;晴,晴朗的天气。
不待酒:不用等酒喝。
豪饮不在我:豪饮不在于我。
月色为我生饮材:月光为酒。
举头试看月如许: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皎皎冰壶在玉台:明亮的月亮就像晶莹的冰块放在玉石制成的台上。
西风不动露已下:西风不吹动,夜已经很深了,露水都落下来了。
胸中磊磈正欲吐:胸中的块垒正想找机会发泄出来。磊磈,心胸开阔。
不仗此酒谁我陪:如果没有这杯酒,我怎么能够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呢?
何事不入我樽罍:什么事情不进入我的酒杯中。樽,盛酒器。罍,古代一种大容器。
素娥于我本无情:嫦娥对我本来没有情意。
惊见掴掌咍:惊讶得拍手大笑。
狂非是狂醉非醉:并不是真正的狂放,也不是真的喝醉了。
自有老天知我我亦何求哉:只要上天知道我的心,我还有什么别的奢望呢!
【赏析】
《中秋月下醉笔》,这是作者在中秋佳节,饮酒赋诗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点明题旨“去年赏月”,而今年却“待晴”。这种时间上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赏月活动的渴望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欣赏时的愉悦心情。
第二句以“今年”与“去年”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待晴”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赏月活动的热爱程度,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第三句“去年酒少辄醉倒”,则描绘了诗人在赏月时的情景。由于酒量有限,所以在赏月时常常因饮酒过多而醉倒。这既表现了他喜爱酒的特点,又反映出他在赏月时的心情与状态。
第四句“今年酒多如未杯”,则是说今年的赏月活动中,酒量充足,甚至超过了平时的水平。这既是对前一句的转折,也表明了他对赏月活动的喜爱之情更加深厚。
第五句“信知豪饮不在我”,是诗人对自己饮酒能力的自信与自负。他认为自己的饮酒能力并不在于其他人,而是源于自己的内在修养与品质。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与认识。
接下来的六句,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感慨。他看到了明亮的月亮如同晶莹的冰块一样挂在玉石台上,感受到了天地间的美好与神奇。
第八句“胸中磊磈正欲吐”,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感到胸中的块垒正想找机会发泄出来,这种感受既有无奈也有痛快,既有压抑也有解脱。
第九句“不仗此酒谁我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酒的依赖与喜爱。他认为如果没有这杯酒,自己就无法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第十句“何事不入我樽罍”,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他认为生活中的事情无不与自己息息相关,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都需要借助于酒来表达和宣泄。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最后两句“素娥于我本无情”,则是诗人对嫦娥的感慨与理解。他认为嫦娥对他并没有情感上的变化或影响,只是他的一种错觉而已。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它不仅描绘了中秋节赏月的美丽景色,更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感悟传达了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