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危步步上天梯,乔木苍苍拂紫霓。
向日莫催琪树老,清宵应见玉绳低。
云蒸巨壑金虬蛰,月落高岩翠羽栖。
况复仙翁丹井在,碧霄歧路不须迷。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妙智寺的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志向。

首句“排危步步上天梯”描绘了妙智寺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以及攀登这座天梯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

次句“乔木苍苍拂紫霓”则进一步描述了妙智寺周围茂密的林木,以及它们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绚丽色彩。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第三句“向日莫催琪树老”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琪树”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古树,而“莫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慨。

第四句“清宵应见玉绳低”则是诗人对于夜晚降临时的期待。这里,“玉绳”是指月亮,它象征着美好和祥和。而“低”则表示月亮在夜空中逐渐升起,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第五句“云蒸巨壑金虬蛰”描绘了山中的云雾缭绕,犹如一条巨大的龙盘踞其中,形象生动。这里的“金虬”可能是指山中的石龙,而“蛰”则表示它们在冬眠或休眠状态。

第六句“月落高岩翠羽栖”则是诗人对夜晚降临后的景象进行了描绘。这里的“翠羽”可能指的是鸟儿,它们栖息在高岩之上,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最后一句“况复仙翁丹井在,碧霄歧路不须迷”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志向。这里的“仙翁”可能是指隐居山林的高士,而“丹井”则代表着修行之地。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将不断取得进步,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妙智寺周围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志向和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