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虚老济川材,镜面芙蕖取次开。
莫怪偷光邻士壁,绝胜附火乞儿堆。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
鱼鳖不知谁是主,也随流水向东来。

这首诗是汪表叔对袁府起借轩(即建造高台)的和韵之作。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朱门虚老济川材,镜面芙蕖取次开。
  • 注释:“朱”指的是红色的门,这里比喻着显贵的府邸。
  • “虚老”意指不务正业的老人,形容府内空虚。
  • “济川材”可能是指能治理洪水的木材。在这句中,它被用来暗示那些无用的人。
  • “镜面芙蕖取次开”,比喻那些浮华、不务实事之人随意地展现他们的才华。
  1. 莫怪偷光邻士壁,绝胜附火乞儿堆。
  • 注释:“莫怪”表示不要奇怪,不必感到惊讶。
  • “偷光”可能是指窃取他人的光芒或智慧。
  • “邻士壁”可能指的是与自己地位相近的人。
  • “绝胜附火乞儿堆”意味着这种不正当的行为胜过了真正的努力,就像是在火堆上寻求温暖,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温暖。
  1.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
  • 注释:“拂尘”在这里可能是比喻为扫除尘土、清洁门户之意。
  • “千寻竹”指的是极高的竹子,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者深厚的修养。
  • “百尺台”则可能是指非常高的楼层或者是其他高处的平台。
  • 整句诗表达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即使没有很高的平台也能成就大事;而不需要借助于高处的风向才能成功。
  1. 鱼鳖不知谁是主,也随流水向东来。
  • 注释:“鱼鳖”通常指的是水族生物。
  • “不知谁是主”意味着这些水族生物并不了解谁是它们的主宰,它们只是随着水流自然地游动。
  • 这句诗可能在比喻那些不被重视、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就像鱼儿和鳖那样,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只能顺其自然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显贵府第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作者用“朱门虚老济川材”、“镜面芙蕖取次开”等意象,暗示了那些外表华丽却内心空虚、缺乏实际才干的人。通过“莫怪偷光邻士壁”、“绝胜附火乞儿堆”等句子,批评了那些投机取巧、不务正业的行为。最后两句“鱼鳖不知谁是主,也随流水向东来”则是以鱼鳖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去处,不必过于强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