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庙工初毕,神游竟不还。
鼎湖龙驭远,湘岸竹枝斑。
谥号尊逾圣,陵基别有山。
九重春忽暝,四海惨愁颜。

【注释】

1、原庙:指皇帝的陵墓。

2、鼎湖:即鼎湖山,在今湖北省境内。

3、湘岸:即湖南湘江边。

4、竹枝: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

5.谥号:古代帝王死后,朝廷依其生平事迹而加以评价,称之谥号。尊逾圣:谥号高于圣人。

6、陵基别有山(“陵”读líng):指帝陵周围建有高高的围墙,如同一座独立的小山。

7、九重春忽暝:天子九重门外春天突然天黑了。

8、四海:天下四方,这里指全国。惨愁颜:愁苦的脸。

【赏析】

此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神宗去世时,文宗所撰挽词二首之一。

上片写神宗皇帝驾崩后的情景及追悼情况。

一作“初”,是“刚刚”的意思,与下句中的“竟”字呼应,表示时间顺序,说明神宗皇帝去世才刚刚过不久。“工”是竣工的意思,指原庙竣工之后,神宗皇帝就驾崩了。“神游”指神游于仙境之中。“竟不还”是说神宗皇帝的魂魄久久不回归人间。“鼎湖龙驭远”一句是说神宗皇帝驾崩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鼎湖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湖北境内的鼎湖山,所以人们说神宗皇帝的魂魄已经离开了人间。“湘岸竹枝斑”一句则是说神宗皇帝的魂魄从鼎湖山出发到达湖南湘水岸边,那一片片的竹叶都被他的魂魄给染上了颜色。“斑”在这里是形容竹叶的颜色像被染上了斑斑点点的花纹一样。

下片抒发对神宗皇帝离世的哀痛之情。

“谥号尊逾圣”,这是对神宗皇帝一生的评价,也是对他死后的评价。他生前受到人们的尊敬,死后又被加封为尊号,超过了圣人。“陵基别有山”,这是指他在去世后,陵墓周围建起了一座座的高墙,就如同一座座的小山一样。“九重春忽暝”,这是说天子九重门外春天突然天黑了。天子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九重门指的是宫廷的大门。春天本来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可是天子的九重门外却忽然变得昏暗起来,这是对神宗皇帝去世后的哀悼之情。“四海”指的是全国,“惨愁颜”是指全国上下的人们都是愁容满面的样子,因为神宗皇帝去世了。

全诗语言简练而感情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神宗皇帝逝世时的哀痛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神宗皇帝一生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英明君主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