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皆成化,熙熙十九春。
寿觞方奏乐,法座忽流尘。
遗治前无古,称宗孰有神。
烟霄歧路别,百辟共沾巾。
【注释】
物物:每件事。
熙熙:和乐的样子。
寿觞(shāng):酒器名,古代盛酒器。
遗治:前代治理。
称宗:称王称帝。
百辟:百官。
沾巾:流泪。
【赏析】
此篇为宋神宗皇帝逝世时作的挽词。全诗以哀婉的笔调、悲怆的情调,对宋神宗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也寄托了对国运兴衰的忧思。
“物物皆成化,熙熙十九春。”这二句用典,说万物都受到教化而形成美好的秩序,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延续了十九个春天。这是对宋神宗生前政治清明、国家富强繁荣局面的赞颂。
“寿觞方奏乐,法座忽流尘。”这二句说正当祝寿时,忽然发现法座上尘土飞扬。这是暗写宋神宗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宫中内外一片慌乱。
“遗治前无古,称宗孰有神。”这两句是说:前代没有先例,称帝称皇哪有神灵?这是对宋神宗称帝称皇表示反对。
“烟霄歧路别,百辟共沾巾。”这二句意思是说:烟雾缭绕的路途中我们告别,百官们泪洒衣襟。这是对宋神宗的哀悼。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宋神宗这位英明君主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悼念。
全诗结构完整,前后呼应,首尾照应,一气呵成,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巧妙地将议论、抒情、叙事融为一体,使诗歌内容更丰富,思想内涵更深刻,形式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