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松与枥,夹径碧蒙蒙。
未辨雪霜操,同沾雨露功。
低枝翻翠盖,垂叶密樊笼。
他日为梁柱,抡材合至公。
松枥
- 松与枥:松树和马槽(用来喂马的木料)。
译文:
婆娑着生长的松树与马槽,夹在道路两旁,碧绿而朦胧。
无法辨识它们是否承受过雪霜的考验,却同样沾满了雨露的恩惠。
低垂的枝条像翻动的翠绿色盖顶,垂下的叶子密布如同樊笼。
将来有一天,这些将成为栋梁之材,被选拔时一定会公正无私。
注释:
- 婆娑:形容树木姿态优美,随风摇曳的样子。
- 枥(liè):古代用来饲养马匹的木制架子。
- 操:这里是比喻,指经受考验的意思。
- 抡材:选拔人才或材料,这里特指选拔木材。
- 至公:极其公正,非常公平。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和马槽为题,寓意深远。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马槽则是养马的地方,代表辛勤工作和付出。诗中通过对比“未辨雪霜操”与“同沾雨露功”,表达了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蕴含着不凡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人应该像松树一样,经历风雨仍能保持本色,像马槽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诗人用“他日为梁柱,抡材合至公”来表达对那些将来能够承担重任、公正无私的人的赞美和期待。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慨,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