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秋容净,萧萧门巷深。
荆榛元自合,车马少过寻。
问婢催蔬熟,呼儿取酒斟。
藤床未成寐,野鸟噪归林。
门巷
肃肃秋容净,萧萧门巷深。荆榛元自合,车马少过寻。
问婢催蔬熟,呼儿取酒斟。藤床未成寐,野鸟噪归林。
译文:
门巷
秋风瑟瑟,门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深深的门巷中也洋溢着秋天的气息。原本杂乱无章的荆草和灌木丛现在都变得有序起来,车马行人很少从这里经过。
问婢催蔬熟,呼儿取酒斟。
询问婢女看菜什么时候能熟,又喊儿子去拿酒来倒。
藤床未成寐,野鸟噪归林。
我还没有入睡,就听到外面传来了野鸟的啼叫声,它们飞回树林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野望》。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首联两句写景,通过“肃肃”和“萧萧”这两个字,生动地刻画了深秋时节的风声和树叶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荆榛元自合”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居住环境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和谐共处的感觉。
中间两联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颔联中的“催蔬”和“取酒”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颈联中的“藤床未成寐”和“野鸟噪归林”,则描绘了诗人在夜幕降临时仍然无法入睡的景象,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与总结。尾联中的“野鸟噪归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生活的远离与超脱。整首诗歌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又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