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剪秋水,丹青画不真。
谁知上巳日,忽见浣纱人。
姑射长留月,桃源别有春。
地衣新样锦,罗袜不生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题目为《上巳席上有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眸子剪秋水,丹青画不真。”

注解:眸子指的是眼睛,秋水指的是清澈的秋水,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睛。丹青指绘画用的颜料,不真则是指画作无法完全捕捉到真实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女子美丽眼神的惊叹,同时也表达了画作难以完全表达真实情感的感慨。

赏析:诗人在欣赏女子的美丽时,感受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感受可能源于诗人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可能是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第二句:“谁知上巳日,忽见浣纱人。”

注解:上巳日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各种活动。浣纱人则是指正在洗纱的女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意外见到女子的惊喜之情。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他能够从日常的活动中发现美的存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女性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第三句:“姑射长留月,桃源别有春。”

注解:姑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长留月则是指嫦娥奔月的故事。桃源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虚构之地,别有春则是指那里有着不同的春天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秘、宁静世界的向往。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他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而是向往那种超越世俗的理想生活。

第四句:“地衣新样锦,罗袜不生尘。”

注解:地衣是一种植物,新样锦则是指质地优良的丝织品。罗袜则是指丝织的袜子。这句诗描述了女子穿着精美的丝织品的场景。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和高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女性的美不仅仅在于外在的装饰,更在于内在的气质和修养。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神秘和高雅,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