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成文地最奇,风流太守更能诗。
送将腊尽梅花怨,唤得春回燕子知。
一饷功勋真梦寐,千年名字付伤悲。
盛携樽酒频赓唱,幕下高才似牧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李献甫题万安驿》。

译文:
江水成文的地方最为奇异,风流太守还能作诗。
腊尽送别梅花时,唤起春回燕子知。
一饷功勋真如梦中,千年名字付伤悲。
盛携樽酒频频唱和,幕下高才似贾谊。

注释:

  • 江水成文:形容江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中的纹理。
  • 风流太守:形容太守风度翩翩,才华横溢。
  • 蜡尽梅怨:指腊月将尽时,梅花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唤得春回:指春天到来,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 一饷功勋:指短暂的功绩或贡献。
  • 千年名字:指长久以来的成就或名声。
  • 牧之:指汉代名臣贾谊,曾任长沙太傅、梁国太守等职,以政治才能著称。这里用“牧之”来比喻李献甫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李献甫(即李献父)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江水清澈、风韵犹存的太守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其才能和人格的敬佩之情。

首联“江水成文地最奇,风流太守更能诗”赞颂了江水的美丽及其与太守的匹配,暗示了李献甫的文学才华。颈联“送将腊尽梅花怨,唤得春回燕子知”则通过描写腊月梅花的凋零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变换的主题。尾联“一饷功勋真如梦寐,千年名字付伤悲”则进一步强调了李献甫的贡献如同梦境一般短暂,但留下的名声却值得后人怀念。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腊尽梅怨”中的“腊尽”指的是农历十二月,“梅”通常在冬末绽放,此时梅花已谢,暗喻年华老去。“唤得春回燕子知”中的“唤得春回”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而“燕子知”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李献甫的才华和品格,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