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方得岭南麾,却望长安恨不飞。
毒雾腥烟非我乐,未从公辟敢言归。
注释:
和颖叔别后见寄:与你分别之后收到你寄来的诗。
白头方得岭南麾,却望长安恨不飞:我年事已高才获得岭南的一官。但想到要远离繁华的长安,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恨不得自己立刻能飞到长安去。
毒雾腥烟非我乐,未从公辟敢言归:瘴气和血腥的味道都不是我所喜欢的生活,我没有被朝廷征召为官也不敢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好友颖叔告别后,收到颖叔寄来的诗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长安生活的向往和对岭南生活的无奈之情。
首句“白头方得岭南麾”,诗人用“白头”形容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而“岭南麾”是指岭南地区的官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他年事已高,才得到了一个岭南的小官,但他却感到无比的失望。
次句“却望长安恨不飞”,诗人用“恨不飞”来表达他对长安的向往。长安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然而,他却因为年纪大,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自由地出入皇宫,只能远远地望着长安,心中充满了哀愁。
第三句“毒雾腥烟非我乐”,诗人用“毒雾腥烟”来形容岭南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这种环境的厌恶。他认为,瘴气和血腥的味道都不是他所喜欢的生活,这与他的志趣相悖。因此,他不敢轻易放弃岭南的官职,也不敢轻易离开。
最后一句“未从公辟敢言归”,诗人用“公辟”指代朝廷的征召,表示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征召通知。然而,他却因为年龄大、身体不好等原因,不敢轻易接受征召。同时,他也不愿意放弃岭南的官职,因此他选择了沉默,不敢言归。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以岭南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