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曾不学腐儒,腐唇烂舌肠焦枯。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屑屑场屋名声沽。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险欲临水投神巫。政成召来御史府,弹驳庸相请赐雷霆诛。
奸邪缩手不敢更侮祖宗法,又荐处士博士登石渠。
富财治水各称任,乃仗斧钺临湘湖。兴学首教士子弟,作碑后吊屈大夫。
明年易节帅瀛莫,铁甲百万秋防胡。公曰承平勿夸武,解藏弓剑宽民租。
诗筒交迎两朝使,镌金刻玉论欢愉。深沉不动若山岳,节制似公谁可俱。
少年天子圣虑远,却顾南国成荒墟。拜公学士往绥抚,曾未期月富民大姓争来居。
秦淮桥倾滞行迈,顷刻指画穷精粗。斩材叠岸役兵校,一物不向民间须。
月光激水夜景午,长虹矫矫当通衢。回思昔人政事美,尽求形像堂中图。
二十二人最豪杰,森森玉树临冰壶。前题姓名后书赞,文章仿佛窥典谟。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述吴龙图的治政才能和政绩,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

诗句释义:

  1. 读书曾不学腐儒,腐唇烂舌肠焦枯。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屑屑场屋名声沽。
  • “读书曾不学腐儒”:指吴龙图没有学习那些迂腐的书呆子,而是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 “腐唇烂舌肠焦枯”:形容吴龙图说话直率,不会奉承拍马。
  • “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指他不会像那些只有文艺才能而缺乏实际能力的人那样去追求名声。
  1.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险欲临水投神巫。政成召来御史府,弹驳庸相请赐雷霆诛。
  •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指吴龙图治理西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就像古代的令尹一样。
  • “险欲临水投神巫”:指他在治理中敢于面对困难,不怕风险。
  • “政成召来御史府”:指他的政绩得到了御史的赞誉。
  • “弹驳庸相请赐雷霆诛”:指他敢于批评那些无能的官员,要求皇帝赐他们以雷霆之刑。
  1. 奸邪缩手不敢更侮祖宗法,又荐处士博士登石渠。
  • “奸邪缩手不敢更侮祖宗法”:指那些奸邪的人看到他的治理成果后,都不敢再欺负祖宗的法律了。
  • “又荐处士博士登石渠”:指他还推荐了那些有才能的人,让他们登上高位。
  1. 富财治水各称任,乃仗斧钺临湘湖。兴学首教士子弟,作碑后吊屈大夫。
  • “富财治水各称任”:指他治理地方时,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 “乃仗斧钺临湘湖”:指他使用权威去治理湘湖这个地方。
  • “兴学首教士子弟”:指他重视教育,提倡知识分子。
  • “作碑后吊屈大夫”:指他为屈原等人建立了纪念碑,表达对他们的敬仰。
  1. 明年易节帅瀛莫,铁甲百万秋防胡。公曰承平勿夸武,解藏弓剑宽民租。
  • “明年易节帅瀛莫”:指明年他调任到其他职位。
  • “铁甲百万秋防胡”:指他的兵力强大,可以抵抗敌人的进攻。
  • “公曰承平勿夸武”:指他主张和平,不主张战争。
  • “解藏弓剑宽民租”:指他放下武器,减轻百姓的负担。
  1. 诗筒交迎两朝使,镌金刻玉论欢愉。深沉不动若山岳,节制似公谁可俱。
  • “诗筒交迎两朝使”:指诗人之间互相赠送诗简作为礼物,以示友好。
  • “镌金刻玉论欢愉”:指诗歌的制作也非常精美,让人感到愉悦。
  • “深沉不动若山岳”:指他的为人稳重,像山岳一样稳固。
  • “节制似公谁可俱”:指他的治理方式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
  1. 少年天子圣虑远,却顾南国成荒墟。拜公学士往绥抚,曾未期月富民大姓争来居。
  • “少年天子圣虑远”:指年轻的皇帝有着深远的思考。
  • “却顾南国成荒墟”:指国家南边的土地被荒芜了。
  • “拜公学士往绥抚”:指朝廷任命你为学士前往抚慰百姓。
  • “曾未期月富民大姓争来居”: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富饶的百姓和大家族都争相前来居住。
  1. 秦淮桥倾滞行迈,顷刻指画穷精粗。斩材叠岸役兵校,一物不向民间须。
  • “秦淮桥倾滞行迈”:指秦淮河上的桥梁被冲垮了。
  • “顷刻指画穷精粗”:指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画出了精细的作品。
  • “斩材叠岸役兵校”:指你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砍伐木材,修建道路,训练士兵。
  • “一物不向民间须”:指所有的东西都不从民间收取费用。
  1. 月光激水夜景午,长虹矫矫当通衢。回思昔人政事美,尽求形像堂中图。
  • “月光激水夜景午”:指夜晚月光下的水流非常美丽。
  • “长虹矫矫当通衢”:指彩虹横跨在大道上。
  • “回思昔人政事美”:指回想过去的政事是多么美好。
  • “尽求形像堂中图”:指希望找到历史上优秀的人物,把他们的形象描绘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