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松柏响,绕岩鸾凤音。
披衣送遐盼,明月方庭深。
楼殿遍瑶层,宝塔楼中岑。
定分付赤刀,世故仍痴淫。
六朝遗破冢,四圣崇幽林。
香厨饭玉粒,千岁闻于今。
况逢大道师,妙传诸佛心。
其徒五百人,坐忘静沈沈。
宝光泳琉璃,永无尘垢侵。
何以明归仰,顿首兴微吟。

诗句释义

  • 夜半松柏响,绕岩鸾凤音: 夜晚,松林和柏树发出声响,山中鸾鸟与凤凰的叫声交织。
  • 披衣送遐盼,明月方庭深: 我披着衣服送别远行者,月光下庭院显得更深广。
  • 楼殿遍瑶层,宝塔楼中岑: 高楼和宫殿布满了瑶台,宝塔位于其中的山峰上。
  • 定分付赤刀,世故仍痴淫: 决定将这把红色的刀交给某人,但世间的事总是充满诱惑和欲望。
  • 六朝遗破冢,四圣崇幽林: 六朝的遗迹散落在破败的墓地里,四圣(指佛教中的四位护法神)则被尊崇于幽深的森林中。
  • 香厨饭玉粒,千岁闻于今: 香气袅袅的厨房里盛放着如玉般晶莹的米饭,至今依然能闻到它的香气。
  • 况逢大道师,妙传诸佛心: 幸好遇到了一位高僧,他传授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之心。
  • 其徒五百人,坐忘静沈沈: 他的弟子有五百人,都处于一种忘我、宁静的状态。
  • 宝光泳琉璃,永无尘垢侵: 宝光照映在琉璃之上,永远也不会沾染灰尘。
  • 何以明归仰,顿首兴微吟: 为什么这样虔诚地仰望和颂扬呢?我不禁低头吟诵。

译文

深夜里松柏之间回响声音,环绕山岩传来鸾凤合唱。
我披着衣服为远行的朋友送别,明亮的月光让庭院更加深远。
高楼和宫殿装饰着瑶台,宝塔矗立在群山之中。
决定将红色宝刀交付给某人,但人间的事总是充满诱惑和欲望。
六朝的遗迹散落在破败的墓地里,四圣(指佛教中的四位护法神)被尊崇于幽深的森林中。
香气袅袅的厨房里盛放着如玉般晶莹的米饭,至今依然能闻到它的香气。
有幸遇见了一位高僧,他传授了我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之心。
他的弟子有五百人,都处于一种忘我、宁静的状态。
宝光照映在琉璃之上,永远也不会沾染灰尘。
为什么这样虔诚地仰望和颂扬呢?我不禁低头吟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钟山的一次赠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历史遗迹的敬畏以及对佛教教义的领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佛教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通过描述夜晚的松柏声、山间的鸾凤之音、月光下的庭院等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中的“宝塔”、“香厨”等元素也增添了诗意的色彩。整体上,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佛法的领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