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
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
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
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
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
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
【注释】
忽领外台檄:突然被任命为外地的官。
破雪陟远道:冲破雪地踏着积雪,走很远的路。
侵星出重关:凌晨才离开重关。
提刀聊四顾:拿着刀具随便看看四周。
决狱谈笑间:审问犯人,谈论案情时很从容。
旦经五峰寺:早晨经过五峰寺。
遂发九华山:于是出发去九华山。
朗饮云泉秀:在云泉旁畅饮,欣赏美丽的风光。
妙依松石闲:妙处是靠着松树和石头,悠闲自在。
琳琅如得句:就像得到好诗句一样,琳琅满目。
先寄南风还:就先送给你,请转寄给南方的友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同乡倪敦复往池州(今安徽池州市)任职而作的一首七绝,写送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写得轻快、潇洒,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
“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首句突兀而起,开篇点题,交代了此次出使的时间及任务。“领外台檄”即接受朝廷任命出任地方官。“忽”字表明这次出使的突然性。由于朝廷的急迫召唤,诗人不得不立即告别妻子儿女,匆匆上路,所以“离家不辞艰”。
“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家出发时的艰难情形。大雪初霁,道路泥泞难行,诗人冒着寒冷,踏着积雪走了很远的路。清晨,才从重重山关中走出。“陟”,升也。“侵星”,犹言凌晨。
“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他手提刀剑,四下里扫视了一下,然后轻松自如地审问犯人,与犯人谈笑自如地处理案件。“决狱”,指审理案件。“谈笑间”,形容审讯犯人时态度从容不迫,轻松愉快。
“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所到之处。他早晨经过了五峰寺,便又启程前往九华山。这里的五峰寺和九华山都位于江南地区。五峰寺是佛教名刹之一。九华山,古称九子山,位于安徽池县境内,风景秀丽,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朗饮云泉秀”指在山泉边畅饮,欣赏那清美迷人的山景。“妙依”,意为巧妙倚靠。“闲”,形容词后缀,表示悠闲自在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游览名胜的同时,也能在自然中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和放松。
“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京城后的心情。他仿佛得到了一副好诗句,便将它寄给了远方的友人。“琳琅”,比喻美好的事物。“句”,这里指诗歌作品。“先寄南风还”,意思是先将这首诗寄给南方的友人。
整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意境优美动人。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出使经历的感受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向往自然和自由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