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何人记子桑,朱门车马涨尘黄。
百年友谊须英概,画虎何妨效季良。

【注释】

有感:即咏怀诗,抒发感慨。子桑:春秋鲁国贤人,孔子弟子,名姓未详。《论语·述而》:“子桑伯子善鼓瑟。”

朱门车马涨尘黄:形容权贵之家的车马声浪。朱门,指富家的大门户;尘黄,尘土的颜色,指车马扬起的尘土。

百年友谊须英概:意谓百年之交要象英雄豪杰那样忠诚。英概,指英雄的气概。

画虎何妨效季良:意谓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不妨碍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季良,战国时赵国人,赵奢之子,以善于用兵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做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抱负。

首句“淋雨何人记子桑”,意思是说:在大雨中行走的人会记住子桑,而不会记住我。这里的“子桑”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贤人或者典故,但具体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了。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上层人物的关注和对平民百姓生活的忽视。

第二句“朱门车马涨尘黄”,描绘了权贵们的豪华生活。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富家大门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车马涨尘黄”则描绘了车马声浪震天的场景,暗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第三句“百年友谊须英概”,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朋友之间忠诚的期望。这里的“英概”指的是英雄的气概和气节,意味着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名利。

第四句“画虎何妨效季良”,则是诗人对于学习的鼓励和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这里的“季良”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赵奢之子赵括,因为过于自负而导致失败的故事。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来告诫自己,虽然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只要能够虚心学习、不断努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以及对于真挚友谊和成功学艺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