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收馀策,匡庐寄一瓢。
款门如有欲,委币辄难招。
菜甲留终夕,蒲团共小桥。
崆峒他日问,应记说神霄。

【注释】场屋:指科举考场。余策:未用完的考卷。匡庐:即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寄一瓢:喻指隐者的生活简朴,像一瓢水样。款门:叩门。委币:投币于地。菜甲:竹笋。蒲团:草席。小桥:指隐者的居所。崆峒(kōng tóng)他年问:何时再见面?神霄:道教名山之一,在今江西鹰潭市西南。

【译文】科举考试结束后,收好剩余的试卷,就隐居到庐山去了;我打算像谢道士一样,用一瓢水生活。

每次去拜访他,都像有意似的,但谢却总是婉言拒绝;我投币给他,他也不肯收纳。

竹笋留到半夜才吃,我们坐在小桥边打坐;有朝一日再见时,我会告诉他,我也曾说过“说神霄”。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应试之后,因科场失意,故有归隐之意。首二句写自己与庐山的缘分,既表明自己无意官场,又说明对庐山情有独钟。中间四句写谢怀英的为人,说他不慕荣利,不图名利,只是喜欢清谈。末两句是作者自比,说自己虽然也曾说过“说神霄”,但终究未能得见神仙,不如谢道士那样能得道成仙。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功名仕进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