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所馀春有几,不堪风雨付春愁。
君能载酒知谁侣,我欲看花不自由。
倚岸小舟谋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
莓苔踏遍篝灯去,收拾残红插满头。
【注释】:
瑞安:郡名,今属浙江。
宰:县令,长官。
刘伯协:人名。
赵园叔:即赵蕃,字介卿,自号野翁、东瓯子,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静道甫子:静处道甫,名不详。
同集小雨喜霁:与赵园叔等人在雨中饮酒,雨停后高兴得不得了。
上巳:农历二月二日,古人于这天举行祓除不祥的仪式。春有几:春天还有多少日子。
君能载酒知谁侣:你能够载着美酒来陪伴谁呢?
我欲看花不自由:我想去看花却又不能自由自在。
倚岸小舟谋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靠着岸边的小舟还在犹豫不定,隔着林子的夕阳却已经西斜。
莓苔踏遍篝灯去,收拾残红插满头:踏遍长满莓苔的小路去取火,把落花收集起来插在头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原唱是南宋词人陆游,题下注明“上巳所馀春有几,不堪风雨付春愁。”这首和韵诗是南宋诗人刘伯协所作,刘伯协是瑞安人,时年五十余岁。他曾任赵园叔之职,所以有“君能载酒知谁侣”之说。刘伯协和陆游都是以豪放派著称的词人,他们同为宋代著名诗人,两人的词风格相近,但又有不同之处。此词写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时作者五十七岁。
第一句“瑞安宰刘伯协载酒游赵园叔静道甫子宜行之同集小雨喜霁”,起首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刘伯协任瑞安宰,而赵园叔、静道甫之子赵宜行则从旁观照。刘伯协载着美酒出游,赵园叔和赵宜行等都来了。他们一起在雨中饮酒,然后雨停了,大家很高兴。这里的“小雨喜霁”指雨后天晴,也暗示出他们的聚会是在阴雨绵绵之后。
第二句“上巳所馀春有几,不堪风雨付春愁”,这一句写自己的心情。上已节过后,春天还剩下多少天呢?春意正浓,然而却因为风雨交加而感到愁苦。这句中的“春愁”指的是因春雨而引起的烦闷和惆怅。
第三句“君能载酒知谁侣,我欲看花不自由”。这一句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你能够载着美酒来陪伴谁呢?而我却想去赏花但又不能自由自在。这里的“知谁侣”是指知己,而“不自由”则表明词人对赏花的向往之情。
第四句“倚岸小舟谋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这一句描绘了词人的活动画面。倚靠着岸边的小舟还在犹豫不定,隔着树林的夕阳却已经西斜。这里的“倚岸小舟”形象地刻画出了词人的孤独感和迷茫感。而“隔林斜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第五句“莓苔踏遍篝灯去,收拾残红插满头”,这一句描绘了词人的生活状态。踏遍长满莓苔的小路去取火,把落花收集起来插在头上。这里的“篝灯”指的是用草席做成的火堆,而“残红”则是指落花。词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刘伯协和赵宜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雨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词人在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