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鱼山豕各忘年,味可胜穷总所便。
堪笑荆吴相俎豆,遂令蛮触自矛鋋。
食无误蟹车同轨,贡不徵蚶泽漏泉。
我在穷山人迹罕,亦蒙惟错馈甘鲜。

【注释】

泽:通“泻”,指水流。山豕:指野猪。相俎豆:互相陈列祭品。遂令:使得。食无误蟹车同轨:贡物中,没有错拿过鱼。徵:征,征税。泽漏泉:泽水漏出,泉水涌出。我:你,指丁端叔。穷山人迹罕:偏僻山区人迹罕至。惟错:丁端叔的字。馈甘鲜:赠送美味佳肴。

【赏析】

此诗是酬答友人丁端叔送来海错之诗的和作。诗以海错为题,写诗人对海错珍品的喜爱与珍视,也暗寓了自己仕途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感慨。

第一层(首二句)

首二句写诗人对海错的喜爱及珍视。

“泽鱼”四句,说诗人对海错的珍奇,认为海错的味道,可以使人忘却贫富贵贱,而尽得口腹之欢。

第二层(“堪笑”四句)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丁端叔送海错表示不满,认为他只知一味地相互摆置祭品,使蛮触自矛鋋,而不知海错之味可让人忘却贫富、高低,而尽得口腹之欢呢!

第三层(“食无误蟹”二句)

“食无误蟹”两句承前启后,说虽然海错中的蟹类没有错误,但贡物的征敛,却有错误,征敛海错,却没有征敛到蚶。

“我在穷山”二句,承上启下,说自己在偏僻山区,人迹罕至。

第四层(尾韵两句)

最后两句写自己虽被贬谪到穷山僻壤,却蒙受丁端的厚爱,也得到了他的馈赠,所以感谢丁端叔对自己的关怀,并希望以后能多多地得到丁端的馈赠。

【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082),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北宋诗人,文学家。治平二年(1065年),登进士第,历仕太学博士、国子监教授等职。元祐初年,任左司谏、秘书少监。绍圣元年(1094年),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贬为监州酒税。徽宗时,累迁礼部员外郎、国子监祭酒兼侍读。政和三年(1113年),遭谗落职,流寓宜兴(今属江苏)。宣和四年(1122年)病逝。

师道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黄庭坚齐名。其诗多伤时感世之作。著有《后山集》,有《陈后山先生文集》等传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