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添犬马齿,常恐牛羊夕。
牙无数株牢,鬓已太半白。
六朝贵人家,珊瑚高数尺。
复有陵邑豪,沃壤动连陌。
居然燕巢幕,忽矣驹过隙。
伊傅亦中寿,至今名赫赫。
苍苔卧风雨,曾乏断碑额。
中原五十载,胡骑乱禹迹。
谁当懒折腰,去学陶彭泽。
忧端压不下,中夜歌秀麦。
昭代岂无人,腰黄眼前赤。
鸿儒筹禁苍,壮士守边埸。
罢歌且杯酒,浇此怀抱积。
柴门剥剥响,已有贺年客。

注释:

除夜用前韵 —— 除夕夜,用前次作的诗作为韵脚写一首诗。

又添犬马齿 —— 又增添上狗马的年龄。齿,牙齿。

常恐牛羊夕 —— 常常担心牛羊到了傍晚就不见了。

牙无数株牢 —— 许多的犬和马被关在牢固的栅栏里,没有自由。

鬓已太半白 —— 鬓毛已经一半变白了。

六朝贵人家 —— 六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豪门大族。

珊瑚高数尺 —— 珊瑚树高达几尺。

复有陵邑豪 —— 还有那些地方上的豪强。

居然燕巢幕 —— 竟然有燕子筑巢于屋檐。

忽矣驹过隙 —— 忽然间马儿跑过去了。

伊傅亦中寿 —— 伊尹和傅说也活到了高龄。

至今名赫赫 —— 他们至今名声还很显赫。

苍苔卧风雨 —— 苍青色的苔藓躺在风雨中。

曾乏断碑额 —— 曾经缺少一块断碑的额首。

中原五十载 —— 中原地区历经了五十年的战争。

胡骑乱禹迹 —— 胡人骑兵使大禹的足迹都变得混乱起来。

谁当懒折腰 —— 谁应该不再弯腰去学习陶渊明。

去学陶彭泽 —— 去学陶渊明那样的生活。

忧端压不下 —— 忧国忧民的心情无法抑制。

中夜歌秀麦 —— 半夜时分唱着美妙的歌谣收割庄稼。

昭代岂无人 —— 难道在当今的时代就没有人吗?

腰黄眼前赤 —— 腰身像黄色一样。

鸿儒筹禁苍 —— 伟大的儒生策划着治理国家大事。

壮士守边埸 —— 勇敢的战士守卫边疆。

罢歌且杯酒 —— 停止唱歌,坐下来喝杯美酒。

浇此怀抱积 —— 来排遣心中积聚的忧愁。

柴门剥剥响 —— 柴草房的门发出响声。

已有贺年客 —— 已经有客人来祝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之夜写下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首联“又添犬马齿,常恐牛羊夕。”,诗人以犬马之齿为喻,感叹人生易老,时光荏苒,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牙无数株牢,鬓已太半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这里用“牢”字来形容犬马被束缚的状态,暗指诗人自己也被束缚于世俗之中,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同时,“鬓已太半白”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年龄和生命的衰老。颈联“六朝贵人家,珊瑚高数尺。”则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上层人物的富贵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尾联“谁当懒折腰,去学陶彭泽。”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表达。他不愿意像那些权贵之人一样贪图享乐,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