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心观宇宙,孰是同与各。
夜旦无反恶,日出星河落。
此有齐人瑟,彼有荆人璞。
嗟余耳目短,岂故重然诺。
【注释】
张冠卿:诗人的号。以前诗见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之句为十诗见寄次韵奉酬:以先前的诗歌中“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这两句诗句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新诗。次韵:即和诗。
冥心观宇宙:冥心:专心致志地思考;观:观察;宇宙:指天地万物。
孰是同与各:谁是正确的、正确的是谁与是错误的是谁?
夜旦无反恶:夜晚也没有邪恶的事物。
日出星河落:太阳从东方升起后,银河落下。
此有齐人瑟:这个齐国的人弹瑟。
彼有荆人璞:那个楚国人有未琢治的玉璞。
嗟余耳目短:我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都很短浅,见识有限。
岂故重然诺:哪里是因为重视诺言才如此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张冠卿对友人张子谦所作诗歌的酬答之作。首联起笔即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孰是”与“各是”。这是历来诗人经常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他们最感困难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因人而异,而且各人的答案往往互相矛盾,无法统一。所以这一联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颔联紧承上文展开议论,认为“夜旦无反恶”是容易理解的,“日出星河落”则是难以理解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夜晚没有邪恶的事情发生,而在白天则会有邪恶的事产生。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夜旦”和“日出”作了对照,突出了“日出”时的黑暗。颈联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认为“齐人”与“荆人”的不同就在于他们的“瑟”与“璞”不同。这两句诗的含义比较复杂,它既指出了“齐人”与“荆人”的不同,又指出了自己和“齐人”、“荆人”的不同之处。尾联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嗟余耳目短”,意思是说:我的耳力不够灵敏,眼力也不够敏锐,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呢?“岂故重然诺”,意思是说:我之所以不能确定是非,难道只是因为重视诺言吗?这就说明诗人对于是非问题的认识并不是轻率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他的观点虽然与众不同,但却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