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万仞岩,亭亭上烟霞。
其下寒渊水,清不容鱼虾。
闵予生好修,而居东海涯。
顾见泥中藏,日食百万家。
浮名太累人,未语众已哗。
为海不为渊,何道以自瑕。
瞻彼万仞岩
亭亭上烟霞
其下寒渊水
清不容鱼虾
闵予生好修
而居东海涯
顾见泥中藏
日食百万家
浮名太累人
未语众已哗
为海不为渊
何道以自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追求。诗中,诗人站在高耸入云的岩石之上,俯瞰着下方清澈如练、生机勃勃的深渊,但那里却没有生命的存在,只有无情的水和石头。这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感叹于世俗名利的纠缠,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扰,只能在内心深处寻求解脱之道。
诗中的“为海不为渊”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真正的修行应该像大海一样包容万物,而不是只局限于小潭或深渊。这里的“何道以自瑕”则进一步提出了问题,即如何通过某种方式来消除自己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