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盈门饭不足,有书千卷儿懒读。
王公劳问炀争灶,樵牧相忘盗骑屋。
古来堪笑如我少,生无一事能恰好。
独有居闲可引年,我又不然华发蚤。
【注释】
盈:充满。争灶:争先为王公做饭,比喻争权夺利。樵牧相忘:指平民百姓之间互不干扰。盗骑屋:盗贼闯入民房抢劫。生无一事:一生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可引年:可以长寿。又不然:与“我不然”意思相同,即不是这样。华发蚤:白发早生。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诗人当时在东都洛阳任职。诗中通过写自己贫苦、不学无术、生活贫困以及官场上勾心斗角等种种经历,表达自己的愤慨情绪。此诗是一首七律,全篇八句,内容相对集中,语言通俗明白,结构紧凑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之一。
第一联以客盈门,饭不足;书千卷,儿懒读,突出一个“贫”字,写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颔联承前启后,由写自己贫苦的生活,引出对官场的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王公劳问炀争灶,樵牧相忘盗骑屋”。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那些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人比做贪官污吏,而将那些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的人比做樵者、牧人,表达了他对那些贪婪无耻之徒的鄙视和憎恶之情。
颈联写自己的感慨:“古来堪笑如我少,生无一事能恰好。”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感叹自己一生一事无成,不能有所作为,这既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也透露出他对自己一生的失望和无奈。
尾联写自己的愿望:“独有居闲可引年,我又不然华发早。”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并不灰心丧气,仍然希望能够度过余生。这一联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译文】
客人满门饭却不够吃,读书千卷儿子却不去读。
王公贵人争相为王公烧火做饭,樵夫牧人相忘于盗马入屋时被抢。
自古以来可笑像我这样的人,一生一事都没有做好。
只有闲居在家可以长寿,我不是这样的人,头发已白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