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酒胜如水,但花胜如草。
小廊曲通幽,竹椽亦良好。
止斋十数间,足以便衰老。
檐低远风露,地窄易汛扫。
浅溪浮薄觞,短屏糊旧稿。
著书仅玄易,过客多韦缟。
于中榜退思,谁其谅深抱。
吾思亦已晚,吾退盍更早。
怀哉彭泽令,仰止商山皓。
维渊有潜龙,维岳有藏宝。
煌煌暮春堂,三字落穹昊。
昭回际南极,镇抚及东岛。
胡然乃在斯,夙夜惧不保。
鬼神无世情,呵护必有道。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止斋曲廊的美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止斋曲廊初成(注释:止斋曲廊是指止斋的走廊,初成意味着刚刚建成)
但酒胜如水,但花胜如草。
小廊曲通幽,竹椽亦良好。
止斋十数间,足以便衰老。
檐低远风露,地窄易汛扫。
浅溪浮薄觞,短屏糊旧稿。
著书仅玄易,过客多韦缟。
于中榜退思,谁其谅深抱。
吾思亦已晚,吾退盍更早。
怀哉彭泽令,仰止商山皓。
维渊有潜龙,维岳有藏宝。
煌煌暮春堂,三字落穹昊。
昭回际南极,镇抚及东岛。
胡然乃在斯,夙夜惧不保。
鬼神无世情,呵护必有道。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止斋曲廊初成”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止斋曲廊,顾名思义,就是止斋中的走廊。诗人以“初成”两字,表达了自己对于止斋新建成的喜悦之情。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走向变得复杂起来。
第二句“但酒胜如水,但花胜如草”,诗人通过对酒和花儿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状态。酒如同流水一般淡泊,而花儿则不如草那般坚韧。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止斋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小廊曲通幽,竹椽亦良好。”进一步描绘了止斋的特点。小廊曲折通幽,竹椽也非常好。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止斋显得更加美丽而宁静,也反映出诗人对止斋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止斋十数间,足以便衰老。檐低远风露,地窄易汛扫。”则从空间和环境的角度,描绘了止斋的生活氛围。止斋虽然只有十数间,但却足够让诗人安度晚年。檐低可以远离风露,地窄易于打扫。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止斋成为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环境。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在第四句“浅溪浮薄觞,短屏糊旧稿。”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浅溪上漂浮着薄觞,而旧稿被短屏糊住。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人感到止斋的生活虽然安逸,但也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
在第五句“著书仅玄易,过客多韦缟。”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尽管他可以著书立说,但对于过客而言,他却难以理解。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止斋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第六句“于中榜退思,谁其谅深抱。”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这里思考自己的未来,究竟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意?这里的“榜退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已经逐渐消退,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而“谁其谅深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失望和无奈。
第七句“吾思亦已晚,吾退盍更早。”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行调整。他认为自己的思考已经太晚,应该早点退出这个复杂的世界。这里的“吾思”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思考,而“吾退”则表达了他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愿望。
最后几句“怀哉彭泽令,仰止商山皓。”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彭泽令那样清静淡泊,像商山皓那样高尚纯洁。这里的“彭泽令”和“商山皓”都是古代的高士,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诗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八句“维渊有潜龙,维岳有藏宝。”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他用“潜龙”来形容深渊中的龙,用“藏宝”来形容山岳上的宝藏。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九句“煌煌暮春堂,三字落穹昊。”则是诗人对止斋的赞美。他用“煌煌”来形容暮春堂的美丽,用“落穹昊”来形容三字的力量。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止斋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第十句“昭回际南极,镇抚及东岛。”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止斋能够光明磊落,能够稳定东岛。这里的“昭回”可以理解为明亮回归,而“镇抚”则是安抚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止斋的美好祝愿。
第十一句“胡然乃在斯,夙夜惧不保。”则是诗人对于止斋现状的担忧。他认为止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它的价值,而他担心自己会失去止斋。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止斋现状的担忧和不安。
第十二句“鬼神无世情,呵护必有道。”则是诗人对于止斋未来发展的期待。他认为止斋的存在没有世俗的牵绊,只要得到适当的呵护就一定能够发展得很好。这里提到的“鬼神”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而“世情”则是指世俗的欲望和纷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止斋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