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得雨露,华滋巧相娱。
但知说姚魏,河洛竟何如。
我方悟吾生,笺经未成书。
安得小学师,从之注虫鱼。

百卉得雨露,华滋巧相娱。

但知说姚魏,河洛竟何如。

我方悟吾生,笺经未成书。

安得小学师,从之注虫鱼。

注释:

  • 百卉得雨露:各种花草得到春雨的滋润。
  • 华滋巧相娱:花儿们巧妙地相互娱乐。
  • 但知说姚魏:只知道谈论姚氏、魏氏。
  • 河洛:黄河和洛河,代指中原。
  • 我方悟吾生:我才懂得了自己的人生。
  • 笺经未成书:写经文还未完成。
  • 安得小学师:如何能得到小学老师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人生理解与感慨的诗作。首句“百卉得雨露,华滋巧相娱”,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彼此之间相互娱乐。这里的“雨露”象征着恩泽,而“华滋”(花)则是被雨水滋养后更加绚烂的花朵,二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第二句“但知说姚魏,河洛竟何如”,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不满和忧虑。姚、魏是当时的两个重要政治势力,而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提出疑问:“如果只关心这些,那么国家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这里的“河洛”指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担忧。

第三四句“我方悟吾生,笺经未成书”,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认识到自己的一生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写经文尚未完成。这里,诗人通过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不甘。

最后两句“安得小学师,从之注虫鱼”,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传授自己知识、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诗经》等经典文献。这里的“小学师”指的是小学阶段的教师,而“注虫鱼”则是对《诗经》中某些难懂的篇章进行注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