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世上如落花,东风即入西邻家,要亦馀事吾何嗟。
斯人故国之乔木,枝叶胡然亦流落。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
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君不见人间秦汉鼎彝铭与颂,子子孙孙永宝用。

【注释】

  1. 纷纷:形容落花纷飞。
  2.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和风。
  3. 西邻家:邻居。
  4. 斯人:此人。
  5. 乔木:高大的树木。
  6. 今古:古代与现代。
  7. 吾生:我生。
  8. 讲闻熟:研究、熟悉。
  9. 见欲堕(duò)泪:看到这情况想哭。
  10. 物重:物品贵重。
  11. 君:你。
  12. 秦汉鼎彝(yí):指秦汉时的铜器、玉器等。
  13. 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孙后代永远使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欣赏友人收藏的书籍时写的,通过对比“世间”和“吾生”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道德、功名的坚守。

首句“纷纷世上如落花”,比喻世间万物如同落花般瞬息万变,暗示了世事无常,生命短暂。

第二句“东风即入西邻家”,意味着春天的和风已经吹进了隔壁人家,象征着时间流转,春去秋来,生命的循环不断。

第三句“要亦馀事吾何嗟”,表明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叹息的事情,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第四句“斯人故国之乔木”,指的是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如同高大的树木一般,虽然现在凋零了,但其枝叶依然散落人间。

第五句“枝叶胡然亦流落”,形容这些人物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和影响仍在世间流传。

第六句“吾生已晚讲闻熟”,表示自己生不逢时,未能早些接触这些珍贵的书籍和知识。

第七句“见欲堕泪那忍读”,表达出看到这些书帖时,作者想要哭泣却忍住了,反映了作者对这些文献的珍视以及对前贤的敬仰。

第八句“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强调自古以来道德和功名的重要性,而这些价值并不是因为物质的价值而受到重视,而是源于它们本身的内在价值。

最后一句“君不见人间秦汉鼎彝铭与颂,子子孙孙永宝用”,通过对比秦汉时期的鼎彝铭文和颂歌,强调即使是历史中辉煌一时的物品,其价值也在于它们的记载和传承,而不是因为它们的物质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和前贤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