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人吹裂柯亭笛,岂有残英落绮席。
始信寿阳人写真,不知江南近消息。

误人吹裂柯亭笛,岂有残英落绮席。

始信寿阳人写真,不知江南近消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误人吹裂柯亭笛
  • “误人”意味着此景使人困惑或误会,“吹裂”则形容风力极大。整个短语表达了风力之大,以至于看似有意为之的笛声被误以为是对梅花的攻击。
  • “柯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这里可能是指笛子,而“裂”则形象地描述了笛声的巨大力量,仿佛能够撕裂一切。
  • “岂有残英落绮席”中的“残英”指的是梅花的残花,而“绮席”则是一种华丽的坐垫,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花瓣散落在精美的席子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这句话整体描绘了一幅风吹笛声巨大、梅花花瓣散落的生动画面,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惊讶和赞叹。
  1. 始信寿阳人写真
  • “始信”表示终于明白或相信,“寿阳”指的是唐代著名美女赵飞燕,而“人写真”则是指她的画像。这里的“写真”指的是赵飞燕的真实肖像画。
  • 诗人通过提到“寿阳人写真”,可能在暗示这幅画作非常逼真,以至于让人难以分辨真假。这不仅是对画作技艺的认可,也是对赵飞燕美艳形象的一种赞美。
  • 这句话表达了对画作真实性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可能是在暗示画作所表现的美艳非凡,足以与真人相媲美。
  1. 不知江南近消息
  • “不知”表达了不知情或不了解的状态,“江南”通常指中国的南部地区,而“近消息”则可能是指最近的动态或信息。这里的“消息”可能指的是梅花生长或盛开的消息。
  • 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于画作中梅花生长状态的疑问,或者是对画家是否能捕捉到江南梅开季节的好奇。这反映了诗人对画作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画家技艺的赞赏。
  • 通过提问“不知江南近消息”,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画作细节的好奇,还体现了对画家能否准确捕捉江南春天景色的关心。

译文

风吹笛声震裂柯亭,岂能有残梅飘落绮席?
始信画中赵飞燕,不知江南春讯早?

解析

  1. 风吹笛声震裂柯亭
  • 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它的力量之大到足以吹裂原本静止的乐器——笛子。
  • 这里的“柯亭”不仅是实际的地点,更暗指一种文化象征,即古人常在此种环境中吹奏乐器。
  • “裂”字的使用增强了场景的戏剧性,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股力量。
  1. 岂能有残梅飘落绮席
  • 使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色彩。诗人在这里质疑为何梅花会落在如此华美的布料上。
  • “绮席”一词常用来形容豪华的装饰物或是高档的坐垫,此处用以突出梅花的美丽。
  • “落”字传达了梅花落下的动作,而“飘”字则增添了轻盈飘逸的感觉。
  1. 始信画中赵飞燕
  • 赵飞燕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其美貌被广泛传颂。这里的“赵飞燕”可能指的是一位擅长画眉的高手。
  • 通过提及赵飞燕,诗人可能在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能够将美人画得栩栩如生。
  • 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高度尊重,尤其是对于能够捕捉并再现历史人物之美的艺术家。
  1. 不知江南春讯早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画作中展现的春天景象的好奇和惊喜。他可能对画家能否准确捕捉江南春天的美景感到好奇。
  • 这里的“不知”表达了一种遗憾或期待的情感,因为诗人可能认为如果知道更多关于江南的信息,会对画作的理解有所帮助。
  • 整体来说,这句话透露了诗人对于画作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的探索欲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