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土筑新阡,松楸手亲艺。
结庐居墓傍,猿鹤为垂涕。
屈指几星霜,精诚动天帝。
三宵神泽零,霏霏洒松盖。
晓看岁寒枝,厌浥满苍翠。
初含红日光,颗颗金珠缀。
味分饴蜜甘,香夺芝兰气。
亭午若凝脂,青丝系千穗。
赤城千里传,冠盖日相继。
这是一首描写松树生长环境与特性的七绝诗。全诗以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观。
第一句”甘露”,描述了松树生长的环境——土壤肥沃,阳光充足。这里的甘露,不仅指的是雨水,更是指自然界的滋养和恩泽。
第二句”负土筑新阡”,描绘了松树从幼苗到成材的历程。这里用“负土”,形象地描绘出松树扎根于土地之中,坚韧不拔的特性。
第三句”松楸手亲艺”,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生长过程。这里的“手亲艺”指的可能是人工培育,强调了松树对人工培育的重视。
第四句”结庐居墓傍”,描绘了松树在墓地周围的生长状态。这里的“结庐”和“墓傍”,都体现了松树在墓地周围的生长特点。
第五句”猿鹤为垂涕”,描绘了松树在墓地周围吸引动物的场景。这里的“垂涕”,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对松树的喜爱和依恋。
第六句”屈指几星霜”,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屈指”,表示时间的流逝,而“几星霜”则暗示着松树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成熟。
第七至九句,分别描绘了松树在不同季节的特点: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枝干挺拔。
第十句”初含红日光”,描绘了松树春天开花的特点。这里的“初含”和“红光”,都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十一句”颗颗金珠缀”,描绘了松果的形状。这里以“金珠”比喻松果,形象生动。
第十二句”味分饴蜜甘”,描绘了松果的味道。这里的“饴蜜甘”,既描述了味道,也隐含了松果的甜美。
第十三句”香夺芝兰气”,描绘了松果散发的香气。这里的“芝兰气”,既描述了香气,也隐含了松果的高贵。
最后两句”亭午若凝脂”,描绘了松果在阳光下的光泽。这里的“亭午”、“若凝脂”,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