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拓郊原眼,短筇扶我东。
秧寒针怯水,麦熟浪酣风。
古寺荒烟外,孤禽落照中。
得醪嫌独醉,犹及灌园翁。

赏析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淡泊宁静为主。这首诗《东郊》便是韦应物在一次偶然的春日郊游中的即兴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郊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诗的开篇“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心情。整年拘束于官署之中,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烦闷。然而,一旦清晨外出,便感到精神为之一振。这里的“出郊”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离开官舍,更象征着诗人从沉闷束缚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杨柳随风摇曳,象征着生机勃勃;而青山则如同一位智者,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淡化了所有的杂念与纷扰。这样的场景描绘,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表现了诗人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适时休息,感受生命的美好。“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闲逸的氛围。春雨润泽着芬芳的原野,春天的鸟儿在这清新的空气中自由地歌唱。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与向往。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他热爱自然、渴望自由,但现实的公务却让他不得不匆忙行事。“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则是诗人最终的选择——放弃仕途,归隐田园,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了韦应物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东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理想和自由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韦应物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官场束缚的不满和逃避。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